• 您好,欢迎访问湖南成人高考网!  
  • 湖南成人高考网提供湖南各院校成考辅导报名,咨询电话:0731-89903663
城市:
成考系统:
扫一扫 加群咨询
扫一扫 免费咨询
谭老师手机号 158 7330 2666

行业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

2019-01-09 15:04:02   来源:高校特色人才培养    点击: 值班老师+ 咨询

 在新中国的办学历史上,分行业办学是基本的办学形式,由此形成了一批行业高校,它们隶属于行业部门管理,围绕行业的特定需求培养人才。“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大部分的行业高校划转政府管理,进行了具有共性的重大改革,表现出多学科化、大规模化、地方化和市场化等主要特点。”[1]行业高校由于其与行业的天然联系以及独特的办学传统,在特色发展上具有比较优势,尤其是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先行者和示范者的作用,其经验总结和问题反思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立足气象专业的行业高校,五十多年来,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希望对行业高校的特色人才培养有所启发。

  依托共建体制,局校协同培养特色人才

  行业高校在体制划转之前围绕行业需求而存在,人才培养完全按照行业的要求来开展,可以说“专业特色非常鲜明”。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业高校人才培养也体现出单一性和封闭性等特征,表现出来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单一、教学计划缺乏弹性、学科专业划分过细等问题,既不能适应学生发展需求,也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体制划转,为行业高校办学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学校办学思路也随之进行了改革:一方面,学科专业从以往的单科型向多科型转变,人才培养规模从小规模向适度规模转变,服务从面向行业向面向全方位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转变等。体制划转扩展了行业高校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随着学校与行业之间隶属关系的变化,其人才培养特色也丧失了基础,如行业办学资源断裂,学校与行业关系渐远、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疏离等,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能充分满足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2]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增加,行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市场经济时代发生了重大转变,综合性和创新性都大为增强,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高。总之,行业高校必须走出长期以来“行业办学传统”,建立新的办学模式,重构人才培养的特色体系。

  在新形势下,学校如何构建与气象、海洋、环境等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的前提。为此,学校经过深入思考后,确定了“围绕气象、不唯气象、应为气象”办学方针,并于2006年提出“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全面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思路,建立共建机制,密切与中国气象局联系,扎根服务中国气象行业。所谓“共建体制是政府、行业共同建设和管理大学的一种新管理模式,即共同管理、共同投入、共享成果,其核心就在于各方主体平等合作,利用契约管理,使得行业部门和政府的投入在学校层面自主集成。”[3]2007年,学校实现了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2012年,实现了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2014年,又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此外,由于气象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学校还进一步实现了与中国民航、环保、水利、国防等行业部门的合作,形成了由教育部、行业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共同支持的“3+X”的共建格局。共建使得行业高校与行业之间传统的隶属关系,转变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协同合作关系。学校与行业的联系以新的方式变得更加紧密,而行业出于人才培养、装备研制、科学研究、技术更新等需要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例如:由学校牵头、各方共同参加成立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教材、实习基地、师资互聘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2012年,国家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是一项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科教工程,旨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其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而且也在人才培养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空间、氛围与环境。[4]学校依托共建体制、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是协同创新的具体体现,由此气象行业标准、教学资源、评价体系通过合作的形式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程,并且以行业指导、联合培养等方式实现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说,协同机制推动了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

  对接业务需求,交叉融合培养特色人才

  所谓特色发展,指立足于同种事物的独特差异性及其美誉度,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高。就高校层面而言,办出特色就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优势,可以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也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上。就行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而言,就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人才培养主要围绕气象行业,但现代气象行业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已不是传统天气预报的单一概念,而是由包括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以及现代气象事业管理等所构成的综合体系,日益成为科技型、公益性、跨国界、多学科交叉的系统领域,呈现出科技含量高、关键技术先进、信息化程度高的特征。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行业气象诸如农业气象、航空航天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能源气象、海洋气象、军事气象等发展呈现蓬勃之势,对高质量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气象服务的覆盖领域越来越广,呈现出精准化、多元化特点。

  气象行业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对气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性,气象作为科技型行业对学生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要求很高;二是综合性,气象内部各学科之间、气象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工程学科之间交叉与整合加速进行,单一的理科已经无法涵盖气象学科的所有领域;三是国际性,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学科发展日趋国际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气象的关联性不断上升,需要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因此,学校以现代气象业务需求为引领,确立了“业务技能、学术潜力、国际交流”三种能力融合的“大气象”人才培养定位;以“综合观测—信息处理—预报预测—公共服务”现代气象业务链为主线,形成了四大学科交叉融合、对接业务链的专业链;设置气象学部,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突破气象与非气象专业间壁垒,开设“长望技能班”“长望国际班”“长望强化班”,为全球气象事业培养业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学校基于“大气象”学科知识结构设计课程体系:一是对气象类专业,除了原有的数理课程之外,强化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所有气象类专业统一了“双基”课程的开设,确定“流体力学”“大气探测学”“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天气学分析”五门课程作为“双基”课程。“双基”课程必须由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经历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同时建有3人~5人的课程教学团队,保证“双基”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增设“环境气象”“气象信息”“公共气象”等“特色拓展课程”;在通识课程平台中新设“气候变化与国际博弈”“气象科技史与人类文明”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在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增设“面气象程序设计及绘图”“Matlab及气象应用”课程;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增设“气象物联网”“大气环境化学”;专业主干课程中增设“卫星遥感”“气象云计算”“短时临近预报”“公共气象服务”等课程,构建了内涵拓展、文理交融、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二是对非气象类专业,立足原有专业知识,增设“3510气象课程”,为所有专业学生开设3门气象课程,为准备进入气象部门工作的学生开设5门气象专业课程。对接相应的业务模块,对于修满10门气象专业课程的学生可获气象类专业第二学位,使各专业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气象领域工作。

  学校基于“大气象”学科知识结构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大气象人才培养定位,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依据现实气象业务过程与业务流程及业务关联,构建“四层次(创新探究、专业应用、专业求证、基础认知)、四模块(综合观测、信息处理、预报预测、公共服务)”实践教学课程。“认知层次和模块”主要加强学生基本实践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主要是掌握多源气象与环境信息获取的设备、过程与规范;“求证层次和模块”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操作,主要是强化学生对观测、监测信息的形式、格式、质量控制、天气系统的初步识别及多源资料的融合等;“业务层次和模块”着重锻炼学生实际的业务技能,侧重天气的物理成因及背景条件分析,进行短期或临近预报、预测、预警,体会和感知天气预报业务对理论和技术的真实需求;“创新层次和模块”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兴趣,通过公共与专业服务、需求分析、科研与成果转化、灾害影响评估、技能认证等拓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图1 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共建共享,资源保障培养特色人才

  行业高校特色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培养主体的协同机制和学科专业的交叉机制,而且也需要资源的保障机制,否则特色人才培养就会陷入表面化和口号化。资源依附理论认为,不了解组织运作的资源依附,就不能了解组织的运行方式。行业高校的特色人才培养因为涉及到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同的主体,更离不开各种教学保障机制的支撑。很多的研究已经表明:“德国工程人才之所以培养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或者行业为高校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平台及其法律的保障,明确各方主体的地位、作用和义务权利及其相互关系,让行业企业能够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5]学校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通过与行业共建共享,集成教学资源,形成交叉协同和互补优势,互惠共赢。

  第一,学校与行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实习条件保障具有直接的关联性。行业划转之前,行业高校的实习条件有保障,但是划转之后,行业不再为高校实习实训提供条件保障,这是学生动手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依托共建体制,中国气象局投入硬件和软件在学校建成了“气象台”“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农业气象试验站”等优质实习实践基地。其中,学校气象台可以借助与中央气象台和各省市气象台多媒体远程音视频双向会商系统,使学生更加熟悉台站气象业务布局、技术路线、业务关联和实际业务需求。此外,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学校通过“合纵连横”机制,与各省气象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产业基地都建立了“产、教、学、研”合作协议,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骨干人员、预报员和观测员等作为业务导师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各相关单位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学校与行业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当前最大的问题是青年教师对于气象业务需求没有深入的了解,因而在教学上容易使得教学内容与业务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行业建立双向交流和培训机制,每年选拔十名左右教师去气象业务部门挂职三个月到一年,熟悉业务需求。利用每年暑期时间,选拔十五名左右青年教师参加气象局暑期培训班,深入了解业务知识;同时,邀请相关业务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和导师,联合招收研究生进行双导师培养,并有计划地直接为本科生讲授业务课程。中国气象局也出台了配套政策,要求业务人员去高校承担教学任务。此外,以世界气象组织培训中心和气象与环境国际联合实验室为载体,在耶鲁大学等知名大学设立青年教师培训基地,选拔优秀教师赴国外接受国际前沿的教学和科研培训。

  第三,学校与行业共建课程教材资源。课程教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载体。特色人才培养也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教材资源为基本条件。学校牵头组建了气象教育联盟,研究优化气象类专业和课程设置,促进气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学校结合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聘请气象科研业务一线的专家参与编审气象类技术业务课程教学大纲,共同编写气象类专业教材;聘请气象科技与业务专家共同编写各类气象业务教案与辅助材料,系统讲解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体系及运行情况;学校专门设立课程教材基金,用于相关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审、编写工作,并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对高校的教材建设给予配套支持。

  想获取更多关于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备考知识、录取查询、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湖南成人高考网(www.xueli9.com)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湖南成考中心”​​​​​​​如有更多疑问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招生老师,联系电话:0731-89903663

上一篇:建立微信移动在线教学体系的思考和探索         下一篇: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究


湖南成人学历提升便捷服务

考试时间:10月26、27日】

成人高考报名系统 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距2024全国成人高考 : 仅剩
立即咨询学历专员
湖南成考网
学历咨询专员(谭老师)
(扫一扫咨询)
加入湖南成考公众号
湖南成考网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