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湖南成人高考网!
- 湖南成人高考网提供湖南各院校成考辅导报名,咨询电话:0731-89903663
2021年成人高考考试在即,距离考试越来越近,希望各位考生们抓紧时间复习备考,湖南成考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21年成人高考考前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点击查看:2021年湖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然后回答试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1题 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首词通过描写作者晚年国破家亡、漂泊南方、孤苦无依的生活状况,表现了其内心深处的哀愁与绝望。
第2题 词中九组叠字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这首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词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词人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而“点点滴滴”虽然是对“梧桐细雨”的客观描绘,但写的仍然是词人心灵的感受,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时节的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这九组叠字,不见前人首刨,亦不见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别开生面,自然生动。
第3题 这首词是怎样表达词人感情的?
参考答案:这首词以写愁绪贯串始终,运用铺叙的手法,通一过一系列景象与事物的描写刻画,反复渲染,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揭示了词人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词中首先以七组叠字直接表述内心的感受,奠定了全文哀戚清冷:的抒情基调,后写早晨起来后的冷清,即使喝酒也难以消除。而看见南飞的鸿雁,更是勾起了自己由北方漂泊到南方的伤心往事。黄花凋零,正是时光飞逝,容光憔悴的写照,独自一人听梧桐细雨,更觉百无聊赖,凄冷倍增。最后以“愁”字。收束全篇,将全篇的愁积累到顶峰,难以忍受,又无从宣泄,照应开头,是直接抒情。
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第4题 解释文中划横线字的含义。
明:___________
业:___________
藉:___________
赍: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明:显示。业:使……建立功业。藉:借,借给。赍:赠与。
第5题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概括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驱逐客卿是损伤自己资助敌国的错误做法。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第6题 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排比、对偶。增强了论证的气势,以及语言的对称、美和节奏美。、
阅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然后回答试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7题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参考答案:表现了词人苏轼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既想超然物外,登临仙境,又担心“高处不胜寒”,难以割舍现实生活。(只答“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亦可)
第8题 作者最后的选择表明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参考答案:执著现实,热爱生活。
第9题 这首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首词上片谈出世与人世的矛盾,结论是人间虽有烦恼,但也胜过天上的孤寂,表现出作者对人间生活的挚爱之情;下片谈对悲欢离合的看法,以自然之理比喻人生之理,指出人生不可能完美无缺,应该以达观的态度来看待人生,才能解脱内心的烦恼,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曰,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第1题 这段文字驳斥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是如何反驳的?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驳斥了司马光新政“以致天下怨谤”的
观点。作者首先分析了“怨谤”产生的原因,抨击了保守派只顾自己不顾国家的态度,而后以“盘庚迁都”的典故表自己坚定的变革决心。
第2题 在驳论中作者又揭露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揭露了保守派不关心国事,只知苟安媚俗,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腐败现象。
阅读杜甫《蜀相》,然后回答试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3题 为什么说这首诗在高度赞美诸葛亮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参考答案:杜甫在年轻时就怀有辅佐明主的志向,曾一度在皇帝身边任职,但后来因党争被贬,漂泊西南。志向越发难以实现。所以,当他回顾诸葛亮的悲剧时,也是在慨叹自己未能实现的远大抱负。
第4题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
第5题 如何理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
参考答案:这两句慨叹了诸葛亮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的悲剧,这一悲剧引起了后来无数英雄的共鸣,其中也包含杜甫本人在内。诗人在国家动荡之际,却被迫离开朝廷,失去了有所作为的机会,联想到诸葛亮大业未成,英雄末路,不由感时伤怀,涕泪沾襟。这两句对诸葛亮悲剧的感叹,极富概括力,悲怆感人。
阅读李白《行路难》(其一),然后回答试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秉舟梦曰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6题 解释诗中划横线的含义。
羞:____________
安在:___________
直: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羞:同“馐”.佳肴。安在:在何处。直:径直。
第7题 分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想摆脱困境,但又有所不能,因而表现出愤激.、茫然、希望、自信等各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情感。
第8题 这首诗抒情方面的特色是什么?诗中比喻句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直抒胸臆,形象鲜明,句式长短相间,随着诗人的情感波动而变化。这首诗使用比喻手法的有两处:一处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面上看来是写离开京城所要走的路途的艰难,实际上是比喻仕途之艰险.常常事与愿违。另一处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接以行路之艰难比喻人生道路之艰难。
想获取更多关于专升本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备考知识、录取查询、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湖南成人高考网(www.xueli9.com)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湖南成考中心”如有更多疑问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招生老师,联系电话:0731-89903663。
上一篇:2021年湖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模拟题及答案(1) 下一篇:2021年湖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模拟题及答案(3)